材料類“師昌緒班”以我國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師昌緒院士命名的本科生培養精英班,從2015年開始每年招收一個班級。該班以師昌緒院士高尚情操和學術成就為楷模,致力營造優越的學術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勇于探索、個性化發展,養成批判性思維,厚植數理基礎、國際視野,培養具有獻身科學事業精神、忠于祖國、熱愛人民、能引領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發展、具有突出創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學術大師。
一、開班背景
“師昌緒班”是在我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師昌緒院士的親切關懷下成立的,旨在讓學生盡早接觸到科研工作及材料學科最新的發展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及科研興趣,充分發揮我院材料學科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及教學平臺的實力,為培養材料學科后備科研力量和學術精英發揮重要作用。
二、培養目標
探索高質量人才的國際化創新培養模式,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化培養體系,設立專門的課程系統,采取導師制及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方式,營造熱愛科學的學術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厚植學生的數學、力學、材料學基礎,強化學生的創造力,力求使之具備成為材料領域頂尖人才或相關科學技術領域領軍人才的潛力。主要培養目標:
1.使學生可以接觸各學科前沿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2.激發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情;
3.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專業和研究方向;
4.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雙向選擇,進一步完善導師制的改革。
三、培養模式
1.原則上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實行大科目培養,不限定學生在該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門類的興趣選擇,學生可以在材料物理、金屬材料及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二級門類的導師指導下進行交叉選課,實現“大學科基礎小門類專長”的培養模式;
2.打破應試教育的傳統模式, 課程開設少而精,包括大學語文、數學、普通物理、材料力學等,鼓勵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師課程以啟發式和引領式,老師針對課程要點進行概要性講解,由學生自主完成部分課程內容的學習,并以座談討論課的形式實現老師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研究課題貫穿的方式,在大一一年內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給出相關課題,有學生自主實驗、討論、查文獻,在指導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完成相關課題。并在三年內完成所有課程學習,最后一年為課題研究階段。在培養模式上強調與國際接軌,一方面采用國際流行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強化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原則上我們會聘請托福老師作為英語教師,并以托福95分作為學生畢業的考核標準;
3.學生在畢業時可根據其個人表現向國內外高校進行推薦攻讀研究生。不同去向原則上的比例為:5-8人推薦到國外知名高校課題組,5人左右推薦到香港、清華等知名高校,5-8人推薦在本校攻讀研究生,5-8人自主報考研究生;
4.堅持“嚴入口、小規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則,直接以“師昌緒班”名義招生,每年在湖南省招收25名左右。在高中錄取階段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進行面試考核,面試考核以考察學生情商、實驗動手能力為主,面試通過可以作為師昌緒班的正式學生錄;
5.實行小班單獨上課,提供專門的教室用于該班的教學、討論和自習。由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知名教授和年輕博士擔任正副班主任;
6.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單向淘汰制。每學年第一學期末對師昌緒班學生進行綜合測評,學科基礎課成績不合格、到課率不到4/5或自己主動退出的學生,在結合學術導師意見后調整到普通班繼續完成學業。入選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身心健康、品學兼優。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將取消其“師昌緒班”學習資格。
。╝)課程成績未達到相關要求;
。╞)受到各類紀律處分;
。╟)休學、延長學習年限或退學;
。╠)經學校審核認定為不適合繼續參加師昌緒班;
7.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化培養體系,配備最優秀師資隊伍,開設講座課程并聘請著名學者授課,定期安排國內外知名學者講座;
8學生實行導師制,為每位學生配備專任指導教師,導師定期和學生交流,指導學生在完成學校安排的課程外,還需要另外修滿指導老師規定的課程學分;實行“學術導師制”,為入選學生配備具有較深學術造詣、熱心人才培養、具有正高級職稱和碩士生指導教師資格且能夠連續四年完整承擔學生指導任務的專任教師擔任學術導師。原則上,每位學術導師指導同一屆學生不超過3名。學術導師主要職責:(1)根據學生特點,為學生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并指導選課;(2)定期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指導學生的課業學習和科研實踐;(3)指導學生考研或出國留學;(4)每學年第一學期末向“師昌緒班”專家組提交所指導學生的綜合測評報告;
9.因材施教: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以提供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采取個性化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科研上的巨大潛力,造就學生優秀的學術素養;
10.設立與普通班學生有一定差異的課程體系,以打造厚實的數理、力學及材料學基礎,養成創新性思維素質;增加跨學科課程設置,以擴展學生的選課范圍,拓寬學生的跨學科視野;設立專題研究課程,以引導學生及早進入感興趣的科研領域;推動專題研究小組交流和班級學術交流,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11.學生在自愿及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可以提前采取本科、碩士和博士生連讀制度,轉入所在導師課題組。達到學校規定的碩士或博士畢業相關條件后,取得相關學位。
四、招生細則
1.堅持“嚴入口、小規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則,直接以“師昌緒班”名義招生,每年招收25名左右。積極宣傳辦班思想、理念,吸引物理、數學基礎好、對材料學有興趣的同學報名;
2.從“師昌緒班”轉出的學生,已修課程可按規定認定為相同或相近課程,多余課程可認定為專業選修課程學分;
3.學生從第四學期開始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指導導師或課題組,并根據導師意見選修材料物理、微電子材料與器件、測控技術及其裝備、金屬材料工程及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向的相應課程模塊。畢業時頒發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
五、班級管理
1.實行小班單獨上課,提供專門的教室用于該班的教學和討論。配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知名教授和年輕博士作為正副班主任;
2.由維多利亞vic67中國線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及相關系部專家組成師昌緒班專家組,對班級管理及培養模式進行審查和評估;
3.每年年初由專家組做出經費的預算及分配方案,年底工作組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核。經費將主要用于: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導師津貼、專家津貼、托福授課費、聘請海外專家講學,以及學生開展科研實踐等各種活動經費。
六、測評機制
1.入選學生應在第一學年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第三學年結束前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畢業時托福成績達到95分。注重訓練與提高外語能力。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入選學生的外語訓練,提高其外語應用能力,使其基本達到在國外無障礙地開展學習和交流的水平,為其進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外語基礎,原則上英語考核以托福成績為準;
2.入選學生在培養期間自覺參加學;蛩趯I(院系)組織的各類高水平講座應不少于16次;
3.入選學生在培養期間須獨立主持或參與完成至少1項校級及以上大學生科研項目,同時要積極參與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并爭取獲得優異成績;
4.每學年第一學期末,組織專家組對入選學生進行年度綜合測評,并給予相應評價。對于未達到考核標準的學生,將予以淘汰;對于有爭議的學生,由專家組參考學術導師建議和綜合測評報告進行裁定;
5.學生各門課程的學習考核方式以卷面考試、平時問問題的表現、小論文三部分組成,其中卷面成績占的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
七、相關政策
1.進入“師昌緒班”就讀的學生,在大四保研中優先推薦,同時每年學校給予師昌緒班單獨的保研名額;
2.進入“師昌緒班”的學生優先獲得實習的機會;
3.“師昌緒班”學生發表的論文、申請的專利、獲得的獎勵等研究成果,導師將按照學校的獎勵標準,給予1:1的配套獎勵。